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与未来,对于每个家庭而言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的。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生活中的小妙招,特别是对家里有孩子的父母特别实用哦!其中包括有清补脾胃、清肺火、补肾、清心火等.
小儿推拿手法
1.清、补脾土
部位:拇指指腹(即末节螺纹面)。
操作:顺时针旋推为补,名“补脾土”,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、白术;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(即离心方向——编者注)的直推为清,名“清脾土”。脾土多用补,而少用清。
2.揉板门
部位:手掌大鱼际平面。
操作:用中指尖作揉法,名“揉板门”。揉法为补,自掌根推向指根(即离心方向——编者注)为“清”,作用同清推大肠。
3.清心火
部位:食指指腹。
操作:直推为清,名“清心火”。
注意:“心火”也宜清不宜补,补后恐动心火。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、降热功能。
4.补肾水
部位:小指脂腹。
操作:肾水与肝木、心火、肺金的手法不同,直推为补,名“补肾水”。
注意:“水”宜补不宜清,补肾水相当吊盐水与葡萄糖,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。
5.揉外劳宫
部位:第三掌骨背侧,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。
操作:用指尖作揉法,名“揉外劳宫”。有清热、镇静、止痛作用。
6.推上三关
部位:小臂前侧,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。
操作:用拇指或食、中两指自下向上推,名“推上三关”或“推三关”,有发汗降热作用。
7.清天河水
部位:小臂内侧,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。
操作:用拇指侧推或用食、中指指腹向上直推,名“清天河水”,是退热重要手法,还有宁心与安眠作用。
推拿对于孩子来说是有益无害的,可以提高宝宝身体机能,缓解小儿病痛,增加宝宝抗病能力。